Company dynamics

南京为什么在不是首都的情况下还称为京

这问题我在看 《邪不压正》的时候听到北京改名北平的时候也想到的

网上搜到了一些,直接复制过来了,我觉得有点道理

全世界最早设立多首都或者称“两京制”的国家是中国,夏朝便已具雏形,到了西周初期进一步完善,在原首都镐京保留的情况下,筹建东都洛阳。自周以后,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几乎都沿用传统设立2个首都,有时还被称作“陪都”。

汉唐两代当时在法理上都设有2个首都,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。两宋时期虽然中原王朝处于不利局面,对北方的管辖较弱,但设立的首都却很多,北宋有东京开封、西京洛阳,另外商丘被称南京,大名府为北京。南宋偏暗江南,当时的政治中心在临安(杭州),但临安实际上并非法定首都,南宋的首都还是开封和洛阳。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,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称帝,迁都北京后,南京仍保留首都地位,而且设置和北京完全相同的天子机构,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“两京制”。

除了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都采用“两京制”外,元清等入主中原的朝廷法定首都也有2个或以上,比如元朝首都除了大都(北京)外,还保留了上都和中都。清朝入关后,同样定都北京,但也保留了发源地的盛京作为陪都。可见,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汉人建立的朝代还是入主中原的,大一统的或是割据时期,几乎都设立了2个或2个以上的法定首都。

其实,除了封建社会设置多个首都或陪都外,到了民国时期,依然保留延续了这一传统,大家都知道民国的首都是南京,抗战时期曾将重庆改为陪都,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,洛阳也曾是行都,西安为陪都。抗战结束后,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,重庆和北平都为法定的永久陪都。
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在勘定首都时,也有很多选择,比如西安、洛阳、南京、北京,最后综合考虑定在了北京。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个疑问,为何建国后,南京已经不是作为都城了,南京这个名字却不改呢?要知道,在中国传统里,只有首都或是陪都才可以称为“京”,“京”的最初汉语意思为“高地”,后演变为国都,也就是说只有一国之都才可称为“京”,而建国后又从来没有设定过法定陪都。南京最早是在明朝叫起来的,因他是“南部的京城”,清朝时南京因失去都城地位,改称江宁,太平天国定都后称天京,民国定都复名南京,可见除了新中国,南京只有在作为首都或是陪都时才会这么叫。

南京之所以不改名,其实有3个原因,一是新中国成立后,今时不同往日,新时代不太讲究这种封建传统了,而当时的南京也已经叫习惯了,改名牵扯因素很大,既然如此,保留这个称呼也未尝不可;第二个原因是南京承载了太多的近代史,特别是日军侵华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,这些耻辱都在时刻警示着后人,保留南京的称呼,也是对民族耻辱历史的一个铭记;最后当然还有个原因,那就是给对岸一个念想,毕竟人活着总得有目标啊,没了目标也就没了动力,也算是一种情感维系吧。

完全是明朝的原因,很多朝代都有好几个京,例如唐有二京,宋有四京,在朱棣迁都北平后,设南京应天府,后来清朝时并不称南京,但是民国时又成都城了,地位上来了就又叫南京了

中国古代,城市起名不能乱取,有些字有很强的政治含义,比如京,这个字代表了首都,不是哪个城市都能用,古代王朝中,但凡是带有京字的,通常都是首都,或者是陪都。

比如北京,明朝迁都北京后,就把北平改成了北京,一直用到清朝,1927年民国政府迁都南京,那北京就又改回了北平,新中国定都北京后,北平又复名北京了。

在宋朝,北宋设置了四个京,也就是一个首都和三个陪都,分别是东京开封府,南京为应天府,西京河南府,北京大名府。

甚至日本都一样,明治维新后天皇从京都跑到了江户,那江户就改成了东京。

所以说,京这个字不能乱用,只有带有都城意义的城市才能叫京,一旦这个意义丧失,那京就要改回来,非都城不能为京!

不过今天的中国,有一座城市很特殊,它不是首都,也不是陪都,因为现代概念的中国是没有陪都的,但还是能叫京,这就是南京!

有人知道为什么吗?

现在除了首都北京外还敢叫京的城市,也就这一家了。

南京为什么不改名呢?这个问题有些复杂,我只能告诉你,国民党的首都在南京!

平台注册入口